中国现当代文艺“人民性”内涵嬗变述评——以《BOLSHEVISM的胜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三个文本为例  被引量:1

A commentary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people's nature"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欣怡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19

出  处:《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43-47,共5页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摘  要:自20世纪中国有关"人"的现代性话语一经建构,便在数百年间社会结构的更迭变迁中经历着流变、分化、消解、重释的过程。本文拟以人民性概念为视角,切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导向作用的三个经典文艺批评文本,探讨现当代中国"人民性"概念于不同的历史语境、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中的嬗变过程。通过整理,笔者希望能够对"人民性"概念流变作进一步的梳理与评析,从而更好地拓宽话语言说空间。

关 键 词:人民性 文艺批评标准 价值取向 文化建构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