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宁波市第六医院手外科,315040
出 处:《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8年第1期6-10,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肘关节镜应用的研究始于1931年,当时认为肘关节镜造成神经血管损害的危险远大于关节镜诊治所能带来的益处。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看法逐渐被纠正[1]。肘关节周围复杂的血管神经及狭小的操作空间要求术者对解剖结构非常熟悉。最初,肘关节镜仅仅用于疾病诊断和游离体摘除,自1985年Andrews和Carson[2]发表文章后,该技术的应用取得了巨大进步,并确立了最初的肘关节镜手术规范,手术指征也不断丰富,包括各种关节炎、滑膜炎及外上髁炎的清扫,骨折复位内固定,肘关节不稳定重建等。伴随关节镜课程的开展和外科医师技术的成熟,一些原来需要开放的手术,比如骨折固定、韧带损伤重建,都可以在肘关节镜辅助下完成。本文将聚焦当前肘关节镜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并展望其将来的发展方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