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花蓼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菌活性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云成悦 顾曼琦[1] 穆仕峰 周清娣[2] 廖莉玲[1]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2]悉尼大学化学学院

出  处:《中成药》2018年第3期725-729,共5页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  金:2014年度贵州省科技厅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基金计划项目(黔科合LH字[2014]7064);教育部春晖计划(Z2016012)

摘  要:目的优化头花蓼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菌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然后,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考察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料液比25∶1,乙醇体积分数79%,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 h,提取率12.7%。在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 mm;在50 mg/mL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1.5 mm。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头花蓼,并且该药材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关 键 词:头花蓼 提取 抗菌活性 响应面法 

分 类 号:R284.2[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