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丹[1] 邬君芳 廖林梅 黄蕾[1] 杨宗莉[1]
机构地区:[1]四川省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雅安625000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5期35-36,共2页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摘 要:"三农"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特别是在农村,还有大量的"三无"人员,这些人员的生活中状况堪忧,制约了我国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据民政部介绍,目前全国已纳入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328.5万人,年人均供养水平989元,较好地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2006年3月1日国务院重新修订和颁布实施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从政策文件本身来看,《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是一个完全的"物质导向型"政策,其关注的重点仅仅是五保老人的基本物质生存。但是,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心理健康这些属于五保老人应有的基本权利,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将向重视物质保障向精神心理保障方向转变,因此,对农村五保户心理健康的辅导会成为下一个10年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政府要重视这一特殊群体,对农村"五保户"进行集中供养,不仅方便对这些人员进行管理,而且减少了财政支出,比分散供养的成效更佳。本文就当前我国农村"五保户"供养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集中供养实施的策略,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分 类 号:R161.7[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6.8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