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纳迪亚.法迪尔 玛扬蒂.费尔南多 王立秋[3] Nadia Fadil;Mayanthi Fernando
机构地区:[1]比利时鲁汶大学人类学系 [2]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人类学系 [3]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081
出 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74-89,共16页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伊斯兰人类学与回族学的学科建设"(16NXBZJ01)
摘 要:最近一些人类学家号召,应该把伊斯兰人类学研究的焦点放在所谓的"日常的伊斯兰"上。事实上,"日常的伊斯兰"这个概念强调了这些范式辩论的一个方面,突出了人的普世性,并强调了对规范的反抗。考察在日常的穆斯林和赛莱菲派穆斯林之间做出区分的文献,可以看出,再次投入对日常的伊斯兰的研究,结果只会低估那些被塑造为赛莱菲派的穆斯林的有效性、现实与本体论地位,并使对赛莱菲派穆斯林的生活的民族志研究变得无效。因此,就算关于日常的伊斯兰的研究在主观上试图拓展伊斯兰人类学,但它在客观上起到的作用,也只是以一种非常狭隘的方式,限定了人类学的专属研究对象而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