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文
机构地区:[1]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微创介入科,东莞523000
出 处:《陕西医学杂志》2018年第3期335-337,共3页Shaanx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广东省东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201650715000774)
摘 要:目的:探究咯血患者出现病理性内乳动脉(IMA)参与肺内供血的临床特征以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咯血患者300例,其中出现病理性内乳动脉(IMA)参与肺内供血31例,发生率10.33%;31例患者中17例为肺结核,9例为支气管扩张,3例支气管肺癌,2例有先天性心脏病。对31例患者在IMA插管成功后进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BAE)介入治疗,跟踪随访明确临床疗效以及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共发现35支病理性IMA,主干增粗为主要表现,还表现为分支增生、增多、紊乱、扭曲以及肺循环分流等。其中起源于同侧IMA的病理性右BA异位共5支,起源BA的左IMA发出病理性同侧异位3支,2支存在心包膈动脉的可能。其中肺结核患者均表现为主要累及肺部的纤维化,相邻胸膜出现较为严重的粘连、增厚,部分合并胸壁组织术后改变、曲菌球以及空洞,3例支气管肺癌患者1例病灶位置为肺上叶。先天性心脏病均表现为包括IMA内的"主-肺动脉侧支"。穿刺入路选择股动脉,经BAE介入治疗后成功栓塞29例,疗效确切,共出现1例患者因肺功能差于术后出现呼吸衰竭,其余患者均无严重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结论:咯血患者出现病理性内乳动脉(IMA)参与肺内供血的影响因素有病变部位和范围等,临床特征表现为主干增粗、分支增生、增多、紊乱、扭曲以及肺循环分流等,进行BAE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8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