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寿龄及其太平天国运动的诗歌呈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兵[1] 郭蓓[1]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70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94-101,共8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别集稿抄本搜集;整理与研究"(15ZDB075);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明清之际:诗人心态与诗歌走向"(12BZW048)

摘  要: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晚清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诗坛掀起了继鸦片战争后的又一创作高潮。诗人马寿龄以其在1853—1854年间出逃金陵前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为内容,创作了《金陵癸甲新乐府五十首》《金陵城外新乐府三十首》两组大型新乐府组诗。诗人以客观的第三视角为支点,以两年间金陵沦陷的过程、太平军建立统治的措施及城外清军的动向为内核,辅以特色鲜明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时间,架构起宏大恢廓的叙事体系,描绘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时代诗史。组诗中,以马寿龄为代表的东南寒士群体朝不保夕、辛酸悲苦的生存状态及心路历程亦得以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书写了一部内涵丰富的个人心史。此外,马寿龄通过这两组大型组诗的创作,完成了乐府诗体在晚清时期由"献谏"到"著史"的功能性转变,贡献巨大,在太平天国诗潮乃至整个晚清诗坛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和影响。

关 键 词:马寿龄 诗史 心史 乐府诗体 价值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