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受关系之表达与南北类型特征制约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丹婷(摘)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知与行》2018年第2期144-144,共1页Cognition and Practice

摘  要:张美兰在《学术交流》2018年第2期撰文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编写的《官话指南》及其沪语、粤语改写本曾在世界汉语教育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官话指南》中,有标的处置式、被动式在粤语、沪语中都不是优势句式,沪语是受事前置优先的语序,粤语则是受事成分偏后的语序,而官话口语多依据标记词“把”“呌”等标明施受关系。被动标记“拨”、“俾”与“呌”之间的来源具有南北类型的区别。受官话影响层次,粤语沿用了中古之后被动标记“被”,而沪语受明代以来“把”字被动的类推,用被动标记词“拨”。同理,粤语有“俾”;处置标记“担/拿”、“扌戒”与“将/把”,都经历从动词虚化为工具格到处置格标记途径。受官话影响,粤语保存了中古之后处置标记“将”,沪语在某种程度上,受明代以来介词“拿”的影响,用处置标记“拿”。这些充分说明了语言同义结构的共时平面变异,是历时演变在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上的反映。

关 键 词:施受关系 类型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学术交流》 受事成分 被动标记 “把”字 动词虚化 

分 类 号:H136[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