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伯杰《杀死时间》中精神病审判的伦理内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丽丽[1,2] 陈世丹[2] 

机构地区:[1]北京联合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北京100101 [2]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学术交流》2018年第2期181-186,共6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2016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总论"(16XNLG01)

摘  要:伯杰的小说《杀死时间》叙述了极端他者在精神病审判中从反抗到失声的过程,揭示了同一化逻辑对异质性个体的压迫与收编。在小说中,警察、律师、陪审团和法庭构成的话语体系审视着异质他者,将其吞没在有限的话语空间内。该小说一方面通过文本的言说性来解构所说对他异性的排斥;另一方面通过代表司法系统的律师从政治层面至伦理层面的转变,来呼吁正义应该建立在对他者负责的基础上。作家伯杰进行的解构,超越了存在的局限,抵制了回归原点的中心主义倾向,没有成为虚无的方法论,而是成为追寻他者的实践。《杀死时间》折射出尊重他者、趋向他者并回应他者的后现代伦理观。伯杰的小说在差异中寻找意义,在延宕中接近他者,从而实现对他者负责的正义。

关 键 词:托马斯·伯杰 精神病审判 他者 伦理 正义 

分 类 号:I712.74[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