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茧》的历史书写浅析“80后”作家张悦然的转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柯[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教资料》2017年第32期153-155,共3页

摘  要:与同时期的诸多“80后”作家相比,张悦然的长篇小说《茧》罕见的触及了文革这段记忆,以两位“80后”人物作为叙事主体,通过他们的回忆、讲述,逐渐拼贴、还原出跨越半世纪时光两家三代人的恩怨。暌违她早年的青春写作,《茧》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离奇的人物,而是开始关注80后与父辈及父辈历史的关系,自我设限,自我突破,宕开了个人的历史虚无主义,做出了面对并书写历史的努力。因为没有文革的经验,所以张悦然只能从自己和父亲的故事上往上回溯,通过探访父亲的故人了解实情,关于历史创伤的处理虽然没有能超越传统的文革叙事,却也让痛苦真切可感。《茧》不仅仅书写了程恭与李佳栖一代人的精神成长史,同时也记录了张悦然自身的成长与转变。

关 键 词:“80后”作家 张悦然 《茧》 历史 转变 

分 类 号:I207.4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