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文诗伟[1] 宗围 戎雪冰[1] 孙鲁华[1] 贾东辉[1]
出 处:《临床肺科杂志》2018年第4期775-776,共2页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摘 要:患者男性,76岁,退休工人,主因“咳嗽、气短3月,胸痛2月,加重伴发热1天”于2016年6月8日入院。入院前3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咳嗽、咳白痰,伴有气短,安静状态下即可出现,活动后显著。当时无发热、咯血、胸痛等症状,未行特殊诊治。入院前2月患者开始出现左侧胸痛,呈持续性钝痛,于咳嗽、深呼吸时加重,不向其他部位放射,在家口服“阿莫西林”及止咳化痰药物治疗1周,症状无缓解,于我院行胸部CT(2016-04-06)示“左肺门可疑块状影、双侧胸腔积液”(图1、2),遂进一步行支气管镜检查见左上叶开口及左下叶背段多发结节样新生物,活检后病理回报为“左肺腺癌”。患者未行EGFR基因检测,经与家属沟通后,家属要求试用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遂于2016年4月20日开始给予“吉非替尼”(阿斯利康公司生产)每次250mg、每日一次口服。服药约2周后,患者咳嗽及气短症状有所减轻,复查胸部CT(2016-06-02)示“左肺门块状影显著缩小,双侧胸腔积液较前减少”(图3、4)。提示靶向药物治疗有效,故继续口服该药。患者于此次入院前1天无明确诱因再次出现气短加重,伴有发热、咳嗽、少许黄痰,体温最高可达38.5℃。既往身体状态良好,无基础病,吸烟史50余年,每日约20支。入院后查体:口唇轻度紫绀,双肺呼吸音粗糙,肺内可闻及细湿啰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