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对乳腺癌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佳 王梅林[2] 陈晓琳[2] 陈建存 李楠 许红梅[2] 王雁林[2] 苏鑫阳 

机构地区:[1]滨州医学院,山东滨州256600 [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  处:《齐鲁护理杂志》2018年第8期30-32,共3页Journal of Qilu Nursing

基  金:2015年度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5WS0489);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科研资助项目(编号:BYFYHL-201501)

摘  要: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不同时间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1)、TF/TFPI-1及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水平,探讨应用抗凝药物的最佳时机,通过监测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栓,评估抗凝治疗在PICC相关性血栓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按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未应用任何抗凝药物,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后6 h内遵医嘱给予腹部皮下注射,1次/d,连续3 d。观察两组实验室指标及血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置管3 d检测TF、TFPI-1、TF/TFPI-1及PL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相关性血栓抗凝治疗的最佳时间是置管后1~14 d;PICC置管后预防性应用那屈肝素钙,可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率。

关 键 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乳腺癌 抗凝药物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抑制物-1 血栓 

分 类 号:R473.73[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