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微创术式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一民[1] 白明[1] 银和平[1] 李杨[1] 赵健[1]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18年第4期357-360,共4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摘  要:目的探讨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策略。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微创脊柱外科就诊的2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解剖及影像学表现采用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A组120例行后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B组126例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定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两组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18个月。A组JOA评分术前平均(18.3±1.2)分,术后平均(22.7±1.1)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6.5±1.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JOA评分术前平均(17.3±1.8)分,术后平均(24.9±1.3)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6.4±1.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5±12)mL和(20±8)mL;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5±16)min和(52±14)min;A、B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7±1.2)d和(3.9±1.7)d;根据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临床优良率A组分别为90.7%与94.3%,B组分别为89.6%与95.2%,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是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理想的方法,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较后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有创伤更小、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等优点,但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

关 键 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经皮椎间孔镜 后路显微内窥镜 

分 类 号:R681.5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