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文婷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
出 处:《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8年第10期4-4,7,共2页
摘 要:树立“大救助”理念,开展高质量的精准核对工作是当今社会救助内容不断拓展和丰富的必然要求,对申请和已享受救助家庭的认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为准确核实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确保公共资源合理分配和公共财政资金合理使用,哈尔滨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开展了“进一步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提升精准救助质量的调研”活动,并形成调研报告。一、哈尔滨市开展核对工作的背景(一)基本情况哈尔滨市于1997年完成城市低保建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中大量失业、下岗职工,与传统的城市救济对象一起,构成了我市新的庞大的低收入人群。政府对困难群众的救助也由侧重城市低保家庭成员逐步向城乡低收入居民转变。目前,我市城乡困难群众45.25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3.26万人,农村低保对象19.29万人,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0.4万人,城乡低收入家庭9.8万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5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工作不稳定人员以及低薪人员占了47%左右。由于低收入群中,各类人员的收入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复杂性,财产的隐匿性,加大了审批机关对申请和已享受居民家庭收入和财产核实的难度,靠传统的家庭收入核查方式已很难满足工作的需要。(二)核查手段相对滞后随着社会救助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社会救助项目涉及群体不断扩容,由于优惠政策的增多,使部分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利用分户、离婚、出具假证明等手段,造成错保、骗保现象时有发生,也使低保、低收入对象动态管理难以做到准确及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