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被引量:21

Drought Events and Its Causes in 2017 in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宇[1] 王素萍[1] 冯建英[1] 

机构地区:[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出  处:《干旱气象》2018年第2期331-338,共8页Journal of Arid Meteorology

摘  要:2017年我国主要存在2大干旱区,分别是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以及黄淮旱区和西南旱区。其中,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以及黄淮旱区的旱情主要出现在春末至秋初时段,5—8月旱情最为严重,该时段区域内有43.4%的站点有旱,5.9%的站点有重到特旱;西南旱区多为阶段性的局地旱情,夏季干旱程度较重,旱情最严重的6月区域内有30.8%的站点有旱,13.1%的站点有中度以上旱情,3.7%的站点有重旱,而冬季干旱范围较广,旱区范围最广的12月区域内有46.4%的站点有旱。总体来说,2017年春、夏季欧亚大陆上空槽脊位置异常,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且异常西伸,是春、夏季内蒙古东部以及东北西部干旱事件的主要成因;秋、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水汽条件异常是西南地区旱情的主要成因。

关 键 词:2017年 干旱状况 干旱演变 影响 成因 

分 类 号:S166[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