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培勇[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 处:《财贸经济》2018年第5期160-161,共2页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摘 要:1998年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目前,中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达366平方米,居住条件大幅改善,房地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加速城镇化、刺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推动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另一面,住房市场呈现出更加复杂难解的局面,各种应急式的调控层出不穷,但效果却很难尽如人意。如果不从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安排着手,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住房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从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强调房地产市场顶层设计和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讨论逐渐兴起,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住房的居住功能定位,并要求“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南京大学高波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0JZD025)的研究成果《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研究:变迁、绩效与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对该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正当其时。该书系统梳理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变迁,全面总结了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得失与绩效,并提出了城市住房制度的创新思路和改革方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