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诈骗罪如何辩护和破解?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文彬 

机构地区:[1]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诈骗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

出  处:《经济视野》2018年第8期160-163,共4页Economic Vision

摘  要:一、新闻报道要具有法治思维近日,人民日报刊出的《目前在中国,所有保健品都是骗人的!》一文刷爆朋友圈,这种“新闻审判”的定性似乎代表了官方舆论的总导向,如果刑事追诉及司法审判也是如此先入为主地进行“有罪推定”,则中国的保健品市场将遭受“新闻审判”与“刑事审判”的内外夹攻,无论在理论上或司法实务中是否能定诈骗罪,保健品市场都将会遭受没顶之灾。笔者接触和办理过不少涉案金额为数千万至数亿的涉特大保健品诈骗案,这些案件在进入审判之前,甚至在侦查阶段,就有当地官方媒体关于“保健品诈骗”之类的有罪报道,且不说这些案件在法律适用上是否存在问题,所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这种在未经法院审判、缺乏律师辩护、仅凭侦控方透露出来的部分资料与信息就入罪的新闻报道是直接违背法治原则的,甚至有可能背离真相与正义。笔者认为,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新闻记者及新闻报道具有基本的法治思维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关 键 词:保健品市场 律师辩护 诈骗罪 新闻报道 新闻审判 法治思维 官方媒体 有罪推定 

分 类 号:F724.78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