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残疾人数据科学研究院,210038 [2]河北经贸大学,100732 [3]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100732 [4]不详
出 处:《经济学动态》2018年第6期77-91,共15页Economic Perspectives
基 金: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公平收入分配的幸福效应研究”(17CTJ017)、江苏省第十四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收入差距的社会福利效应研究”(JY-051)和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公平分配视角下中国‘收入-幸福’之谜的实证研究”(2017SJB0661)资助。
摘 要:幸福经济学的核心难题之一就是总体指标的统计平均特性与异质性个体感知之间的内在关联。本文基于Fehr&Schmidt(1999)的效用函数模型,从微观层面和异质性个体感知视角探讨了收入不平等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通过构建个体不平等指数并运用CGSS2010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个体不平等指数能有效捕捉人们的公平偏好,优势不平等和劣势不平等对幸福感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从而揭示收入不平等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内在机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不平等厌恶并不全是自发的本能,还受到收入公平感、社会经济地位和阶层流动的显著影响,收入不平等对收入公平感低的群体影响较大,阶层向上流动的认同能显著缓解不平等厌恶。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我国人民谋幸福,不仅要从整体上降低收入差距,更重要的是应降低不公平的差距,促进社会流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