茺蔚子与益母草的关系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祝之友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年第13期32-32,共1页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摘  要:益母草一药以茺蔚子之名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益母草之名首出宋·苏颂之《图经本草》。益母草,原名茺蔚,又名坤草。"坤"在周易里代表阴,女性属阴,又因治疗妇人胎前产后疾病,故名坤草。女人要因怀孕生子后才能成为母亲。益母草对于妇科的最佳应用应是产后疾病,故前人称其为“经产要药”,故称其为益母草。传统中医学认为,益母草力缓,临床上多用于月经不调,产后血滞,腹痛及崩漏下血之症;茺蔚子药学猛烈而偏于通经,且能治肝热目赤肿痛或目生翳膜。在古代医药文献中,茺蔚子、益母草是通用名称,亦就是说,全草与果实及少风用,所以临床医师要注意医药文献中茺蔚子、益母草的性味功效记载意义。益母草治疗肾炎水肿,特别是顽固性蛋白尿独具疗效。

关 键 词:益母草 茺蔚子 《神农本草经》 《图经本草》 产后疾病 顽固性蛋白尿 医药文献 临床医师 

分 类 号:R282.71[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