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钱有用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当代语言学》2018年第3期356-356,共1页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摘 要:2018年4月21日,“2018当代语言学前沿:第三届语言、社会及意识形态”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承办,来自京内外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5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苗兴伟教授主持,《当代语言学》主编胡建华研究员致开幕词。本次研讨会共有8位发言人做报告,报告人及报告题目如下:北京师范大学张冰教授(《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吗?)、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徐赳赳研究员(苏联有关语言学的一次大讨论——马克思主义语言观)、中国政法大学孙平华教授(《世界人权宣言》中的中国话语)、北京师范大学于晖教授(韩礼德生态语言学研究模式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南京师范大学辛斌教授(体裁互文性的话语分析——以南海仲裁案为例)、天津外国语大学田海龙教授(作为语言与社会联系体的意识形态——社会语言学的探索)、长江师范学院何远秀教授(功能语言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蒋元群(Norms,ideology and classroom practice)。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当代语言学 语言研究所 意识形态 《世界人权宣言》 中国政法大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