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景龙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区法院
出 处:《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8年第7期43-44,共2页
摘 要:又到大学生毕业季,有的人毕业后直接就业,有的人则采取了隐性就业方式,为下一步发展积蓄力量,但是隐性就业存在一些法律管控的难点,笔者希望能提供一些建议。所谓隐性就业,是一种非按规范性渠道获得固定职业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隐性就业者实际上处于就业状态并拥有相应的收入来源,但因未“登记在册”,其往往被作为失业者对待。当前,高校毕业生从事诸如开网店、做自由撰稿人、从事全职家教等隐性就业的形式越来越多,丰富了劳务供给的方式,推动了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为市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受种种因素影响,不少高校毕业生隐性就业者存在一些烦心事,有一些法律知识需要深入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0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