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价值  被引量:1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sepsi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丹娥 林霓阳[1] 翁立坚[1] 

机构地区:[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广东汕头515041

出  处:《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18年第2期121-124,共4页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Medicine (Electronic Version)

基  金: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课题(2015012)

摘  要: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之一,是新生儿期各种致病菌经各种途径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全身性的炎症反应[1]。新生儿期败血症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病情进展迅速,易出现严重的脓毒血症及休克[2-3]。因此,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病原学诊断以及早期治疗十分重要。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近年来出现的分子生物学标志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常应用于临床诊断败血症[4-6],但在特异性及敏感性上并不理想。血培养是目前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但因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的使用,血培养的结果受较大影响,即便有感染存在也未必全部能分离出细菌,常出现假阴性结果,且血培养时间长、采血量多,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缺陷[7-9]。

关 键 词:新生儿败血症 早期诊断 分子生物学技术 特异性临床表现 分子生物学标志 血液循环系统 新生儿期 病原学诊断 

分 类 号:R722.131[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