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玥玥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剧影月报》2018年第3期59-59,共1页Drama and Film Journal
摘 要:京剧位列国粹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经过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长河洗净铅华,历经“微汉合流”,再由数代老京剧艺术家的不断研究与实践,形成了我国独具韵味的京剧艺术,迄今已形成具有鲜明流派性的特点的唱腔音乐,无论在剧情表演形势和演奏方面,使众多观众为其魅力所深深折服,都让人叹为观止。在传统京剧的乐队配置上,除了打击乐和配置以外,它具备以京剧、京二胡、月琴、三统和为乐的基本配置(又称文场),根据不同的行当派别、声腔特点,主要以京胡子和其它弹拨乐器组合而成,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发展创新,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也是主要伴奏乐器之一。京二胡,又称“瓮子”,是在二胡的基础上为适应京剧音乐的需要而创制的中音乐器。京二胡和民乐的二胡区别在于琴筒较小,演奏技术和手法比较接近京剧胡琴,其发音与高亢明亮的京胡要低八度。京二胡音色圆润而浑厚,音量洪大,早在20世纪20年代前,京剧乐队只有京胡、月琴、三弦(三大件)。1923年梅兰芳先生在北京排演新剧《西施》以及后来在上海排演《五湖船》时总感到音乐伴奏枯燥单调,缺少一种有厚度增加中音乐器作衬托乐器,遂与琴师共同研究商讨试制,随后改造了琴弦,使音乐更为协调地为唱腔服务,后来这种乐器就成为“京二胡”。起初京二胡只在伴奏曲牌中应用,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创新乐器的音色得到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可好评,京二胡逐步加入到生、旦、净各种角色的唱腔编排中,使京剧的伴奏“保调托腔”体系,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5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