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因素对水稻生产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洪勇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气象台,156300

出  处:《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14期247-247,共1页

摘  要:水稻品种的“三性”是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特性。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水稻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具体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延长或缩短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的感光性。对于感光性品种,短日照可以加速其发育转变而提早幼穗分化,这就是指短于某一日长时抽穗较早;长于某一日长时抽穗显著推迟,这又称为“延迟抽穗的临界日长”,即是诱导幼穗分化的日长高限。水稻品种不同,种植地区不同,延迟抽穗的临界日长亦不同。我国南北稻区,水稻生育期间大多处于11~16小时之间。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而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水稻在高温条件下品种生育期会缩短,但缩短的程度因品种特性而有所不同。同时光照、温度对水稻分蘖率、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多少也有直接作用。1 2015年气象分析2015年水稻生长阶段降水量296.5mm,较14年少76.5mm,较历年少109.3mm,平均气温16.7℃,较14年低0.3℃,较历年高0.1℃;≥10℃积温2620.8℃,较14年低20℃,较历年多19.2℃;无霜期144天,较14年少16天,较历年少3.5天;日照时数1228.1h,较14年低21.4h,较历年少35.5h。2015年总体气候条件较利于水稻生长,5月份高产插秧期出现低温冷害,使水稻返青期延长,部分基本苗受冻死亡。5月下旬平均气温为14.7℃,较去年低1.8℃,6月上旬平均气温为15.4℃,较去年低8.7℃,推迟了水稻分蘖发生,但6月中旬平均气温为22.8℃,较去年高5.1℃,水稻分蘖迅速发生,晚生分蘖增多。

关 键 词:水稻生产 气象因素 发育 旬平均气温 品种特性 生育期间 临界日长 温度范围 

分 类 号:S51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