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历史叙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美皆[1] 

机构地区:[1]北京空军指挥学院

出  处:《长江丛刊》2018年第20期34-34,37,共2页Yangtze River Series

摘  要:二十世纪的工业化进程已经使中国民间工艺渐渐淡出民众视野,但这几年,随着“工匠精神”成为一个热词,最能体现民族“工匠精神”的民艺又被重新唤回民众视野,并有焕发新生之势。四大名绣(苏绣、蜀绣、粤绣、湘绣)是中国民艺的珍珠,作为其中之一的湘绣,迎来了中国首部湘绣电影《国礼一号》。《国礼一号》的编剧,是一位出身湘绣世家、绘画刺绣兼擅的青年工艺美术师曾理,电影根据其湘绣历史长篇小说《芙蓉坊密码》的部分内容改编而成。为什么叫“国礼一号”呢?跟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70寿诞,毛泽东决定访问苏联,在为斯大林精心准备的一系列寿礼中,毛泽东亲点湘绣《斯大林》画像排在第一位,这就是“国礼一号”的由来。1949年5月,刺绣任务由长沙铜官镇的裕丰绣庄接受。当时国民党虽然败局已定,但还控制着湖南,这个任务怎么完成呢?中共地下湖南省工委把秘密电台和斯大林照片同时带到了湖南。绣庄不仅出色完成了斯大林绣像,还以湘绣业务来掩护中共和平解放策反秘密情报站,为长沙和平解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49年12月中旬,毛泽东访苏,斯大林对中国的祝寿礼单非常感谢,其中最耀眼的“国礼一号”《斯大林》绣像,当然功不可没。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湘绣作为外交“使者”来促进中外友谊,这不是第一次了。1933年,湘绣《罗斯福》画像参加美国芝加哥“百年纪念博览会”,也曾作为礼品赠送罗斯福总统,罗斯福总统深表喜爱,以6000美元礼金和镀金相框回赠。为什么湘绣大师的国家元首肖像会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呢?因为刺绣人物肖像,湘绣有独特的优势。在70多种湘绣针法中,有一种“直掺针”特别适合刺绣肖像,尤其刺绣眼睛时,湘绣采用“旋游”针法,运用丝线的反光,使人物的眼睛产生旋动感,目随人动,栩

关 键 词:历史叙事 精神 工匠 1949年 罗斯福总统 人物肖像 历史长篇小说 重大历史事件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