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229-234,共6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项目"‘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现代主义运动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研究"(16BWW013)阶段性成果
摘 要:英国学者G.L.狄更生的中国文明观与世界文明观,形成于世纪之交中西方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下。他的中国文明观包括倡导儒家文明的道德价值、伦理体系,谴责西方侵略主义、帝国主义,主张平和冲淡、自然人性的人生哲学。其对中国文明的阐释出自西方反思启蒙现代性的自身需要,对中国的误读也有悖于当时中国的真实境况,这使得他的中国文明观无法摆脱西方本位的他者想象。但在东方之旅后,狄更生修正了自己的观念,提出多元文明间开放包容、互通理解、共谋发展的世界文明观,体现了他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观照。同时,其主张的世界文明新模式在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的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和积极价值,值得学者关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