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酯类药物应用效果不佳,三类问题需警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Alice 

出  处:《临床误诊误治》2018年第8期118-118,共1页Clinical Misdiagnosis & Mistherapy

摘  要:硝酸酯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抗心肌缺血药物,不仅能够扩张静脉血管,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心室壁张力,促使心肌耗氧量降低,还能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和侧支循环血管,促进冠状动脉血流重新分布,改善心肌缺血。硝酸酯类静脉制剂主要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及高血压急症等危急重症期,口服制剂主要用于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长期及稳定期治疗。硝酸酯类药物临床应用过程中除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之外,还应该注意不良反应、耐药性及反跳现象等。本文就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注意事项加以总结分析,以供临床参考。头痛头痛是硝酸酯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如将硝酸酯类药物初始剂量减半后可明显减少头痛的发生率。大部分患者服用硝酸酯类药物1~2周后头痛可自行消失,服用阿司匹林也可使头痛缓解。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患者头痛的消失不意味着抗心肌缺血效应的减弱或消失。

关 键 词:硝酸酯类药物 抗心肌缺血药物 冠状动脉血流 临床应用 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 初始剂量 后头痛 

分 类 号:R972[医药卫生—药品]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