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县百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先华 刘木仁 舒天才 

机构地区:[1]江西省鹰潭市信江新区夏埠乡政府 [2]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潢溪镇政府 [3]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出  处:《新农村(黑龙江)》2018年第17期87-87,104,共2页New Countryside

摘  要:百合,学名(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中国,鳞茎含丰富淀粉,可食,亦作药用,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能。株高70~150厘米;鳞茎球形,淡白色;花大,呈总状花序,多白色、漏斗形,单生于茎顶;蒴果长卵圆形;种子多数,卵形,扁平。1 种苗繁殖技术1.1 小鳞茎繁殖。百合老鳞茎在生长过程中,能从茎轴上长出多个新生的小鳞茎,于秋季收获时,大鳞茎供药用,小鳞茎可作繁殖材料。随收随种,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5厘米左右开横沟,深7厘米。然后,每隔6~7厘米,像排大蒜那样地摆入沟内,栽后覆土3厘米,上撒一薄层火土灰,盖土与畦面齐平。第2年春季出苗后,加强田间管理,秋后即可收获,选个重50克以上的作种栽。50克以下的小鳞茎留床继续培育。亦可于秋后挖起砂藏,留待翌春栽种。1.2 鳞片繁殖。百合收获后,选择生长健壮、无损伤和病虫危害的大鳞茎,切去基部,留下鳞片,在1∶500的苯菌灵或克菌丹水溶液中浸30分钟,取出后阴干,基部向下,将1/3~2/3鳞片插入有肥沃砂壤土的苗床中。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厘米开横沟,沟深7厘米左右,然后每隔3~4厘米摆入鳞片1块,顶端朝上,栽后覆土厚3厘米,盖草保湿。不久即由愈伤组织分化出小鳞茎,当年生根,第2年春季即可萌发成幼苗。再培育2年,地下鳞茎个重可达50克左右。每亩需种鳞片150公斤左右。1.3 珠芽繁殖。百合类药植如卷丹、沙紫百合等,常在上部叶腋间长有珠芽,可摘下作繁殖材料。当夏季花谢后,珠芽已成熟即将自行脱落前,及时摘下,与2倍的清洁细干砂混拌均匀,贮藏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屋内。于秋季9月中、下旬取出播种。播时,按行距20厘米在整好的苗床上开横沟,沟深3~5厘。然后,按每沟条播100粒,均匀地撒入沟内,覆细土厚2~3厘米,畦面盖草保湿。当年能生根,而且珠芽变白�

关 键 词:百合属 技术示范 小鳞茎繁殖 余江县 秋季收获 鳞片繁殖 珠芽繁殖 栽培 

分 类 号:S682.29[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