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邵新峰
机构地区:[1]无锡市锡剧院
出 处:《剧影月报》2018年第4期72-73,共2页Drama and Film Journal
摘 要:无锡是锡剧艺术的发源地,上世纪50年代无锡市锡剧团创排的《珍珠塔》是锡剧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曾晋京在中南海小礼堂演出,受到了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说起《珍珠塔》,不由得想起我和锡剧之间的一段故事。我出生在无锡的一个村庄,从小就浸润在吴侬软语的方言氛围中。三四岁的时候,我就已经会唱锡剧《珍珠塔》中的一段《投亲》了。“小侄千里来投亲,不知姑爹拜寿庆,还望姑母多原谅。斯侄儿未备寿礼送上门。”这是根深蒂固的一种记忆。我爱上锡剧完全是受我父亲的影响。他早年曾在公社宣传队里唱过戏,唱的正是锡剧,他的嗓音洪亮,唱腔优美,深得人心。他曾去报考过锡剧团,因为身高原因未能录取。离开宣传队后他依然痴迷于锡剧,白天干活儿唱着锡剧,连晚上睡觉做梦也在唱着锡剧。记得儿时,每天一睁开眼睛,他就坐在床头教我唱锡剧,“小侄千里来投亲”“爆竹声声震天响”“春二三月草还芽”……尽管我才咿呀学语,却对这些唱段耳熟能详。渐渐地,父亲让我在邻居和亲戚们面前开口演唱,一开始我有些胆怯,后来脸皮就越来越厚了。上学之后,只要是学校有文艺表演,大家都会推我唱锡剧,我在学校算是小有名气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