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陆军总医院干四科,北京100700
出 处:《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年第7期888-89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基 金:全军十二五课题(CWS11J216)
摘 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AD)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CAD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缺血发作严重时危及生命。长期以来,评估CAD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主要依赖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等影像学手段。然而,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不等同于其功能受损程度,相同程度病变的患者常有不同预后差异,同一患者同一病变在不同时期心肌缺血程度也不同,探讨CAD患者急性缺血发作的机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自1973年Ross等[1]首次提出内皮损伤反应假说以来,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则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在C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起重要作用,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极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CAD患者急性缺血发作的新途径,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新近研究,对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与冠心病急性缺血发作的机制探讨作一综述。
关 键 词: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急性缺血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发作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病变严重程度 AD患者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