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第8期18-18,共1页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摘 要:芦山7.0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震源机制为逆冲型,震后3天震源区发生3 000多次余震,其中M5余震4次。最大余震5.4级发生在芦山邛崃交界。地震震源机制可以直观反映地震破裂的几何特征和运动学特征,通过地震序列震源机制与震源深度分布可以了解区域的应力状态、勾画断层形态、帮助搞清楚余震与发震构造的关系。地震发生后,布设了方位角分布很好的流动加密台站,为我们更好的了解龙门山南段的构造应力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利用基于P波初动和振幅比反演震源机制解的HASH方法,获得芦山震源区2013年4月—2014年12月ML2.5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1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