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文[1] 薛艳[1] 张小涛[1] 韩颜颜[1] 张雪梅[1]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出 处:《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第8期77-78,共2页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基 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7048);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504047);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18010505)联合资助
摘 要:2017年7月23日吉林松原地区发生MS4.9地震,2018年5月28日在相同地区再次发生MS5.7地震,两次中强地震时间相隔仅仅10个多月。这两次强震震中位置接近,均发生在扶余—肇东断裂与松花江第二断裂交汇部位,在其南边约91 km处,2013年曾经发生前郭5.5级震群。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结果,这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较为一致,均为走滑型。其中MS4.9地震:节面Ⅰ走向125°、倾向85°、滑动角–10°,节面Ⅱ走向216°、倾向80°、滑动角–175°。MS5.7地震:节面Ⅰ走向126°、倾向59°、滑动角–4°,节面Ⅱ走向218°、倾向87°、滑动角–149°。相关结果表明,区域内构造应力场基本为NEE—SWW向以及近EW向两组应力的叠加。近年来,前郭松原地区中强震频发,对该地区地震活动及区域构造特征的研究对本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