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江波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遗产》2018年第5期184-186,共3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乐府诗集>整理与补编"(项目编号13&ZD110)阶段性成果
摘 要:《乐府诗集》文献来源问题,学人多从解题材料着手,对其歌辞来源关注较少。喻意志《〈乐府诗集〉成书研究》发现《乐府诗集》“小注”现象,指出“除一小部分本自其底本外,其余皆产生于其成书过程之中”(喻意志《〈乐府诗集〉成书研究》,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143页)。其实“小注”多来自后世拟作,即别集。那么与后世拟作对应的是什么?是否可以找到来源依据?本文尝试解决这一问题。《乐府诗集》歌辞明显存在两种体例,一种是标题作“××歌(乐)×首”,即“某某歌几首”;另一种是标题作“××歌(乐)”,辞后作“右×曲(解)”,即“某某歌”“右几曲”。前一种多见于后世拟作,后一种多源自歌录(歌录即乐人演唱底本,亦可能经过整理,以收录歌辞为主。参见吴相洲《乐府学概论·绪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3页),即入乐歌辞。歌辞仅仅是音乐活动的文本呈现,故而音乐要素的残留——“右×曲”体例,成为判断歌辞来源的重要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