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蔬菜产区土壤障碍因子分析及消减技术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书军[1] 邱正明[2] 徐大兵[1] 余宗波 佀国涵[1] 朱凤娟[2] 

机构地区:[1]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4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4 [3]武汉益锦祥生物环保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0

出  处:《中国蔬菜》2018年第9期86-89,共4页China Vegetables

基  金: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5-C-02),湖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减肥减药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2016-620-000-001-020)。

摘  要:我国高山蔬菜产区面临连作障碍突出、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连作性病虫害发生日益增多等问题,推广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用土壤调理剂、测土配方施肥、“土坎+生物埂”生物护土、土壤生物修复等土壤障碍因子消减技术,可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增产增收,从而保证高山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高山地区利用夏季高温季节山区独特的天然冷凉气候和良好的生态条件生产喜冷凉蔬菜,可在6~9月高温季节缓解平原地区部分蔬菜供应的“伏缺”。我国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秦岭和南岭之间的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乌蒙山区的120多个高海拔(海拔800~2 600 m)主产县(市),2014年播种面积已达133.3万hm2(2 000万亩),产值逾500亿元。但迅猛发展的高山蔬菜产业也衍生出一系列生产技术问题,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连作障碍突出、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连作性病虫害发生日益增多,蔬菜生产效率下降、品质降低。因此,土壤保育和修复是高山蔬菜产区面临的重要问题,推广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pH值、平衡土壤养分、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生物性状和减少连作病害为主要目标的土壤保育与修复技术对高山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土壤障碍因子 高山地区 蔬菜产区 生产技术 因子分析 蔬菜生产基地 土壤生物修复 夏季高温季节 

分 类 号:S63[农业科学—蔬菜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