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晖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出 处:《河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31-36,共6页Hena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X095)。
摘 要:透视作为一种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空间表征方式,在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在《作为符号形式的透视》一书中,探讨了从古代到文艺复兴时期透视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凸显出线性透视在建构空间、塑造人的感知方面的重大作用。通过线性透视的建构,人对自身和外部的感受和认知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的主体性不断凸显,秩序感加强,对世界、宇宙的认知不断走向同质化和整一化,从而体现出"主体的客体化"这一现代性的特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