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靖国[1]
出 处:《中国史研究动态》2018年第4期40-43,共4页Trends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摘 要:中国绘制地图的历史源远流长,而对前代地图的研究与利用,亦史不绝书,如明代罗洪先将元代朱思本的单幅地图《舆地图》增补改绘为地图集《广舆图》等。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地图学史研究,可以追溯到1911年陶懋立在《地学》杂志上发表的《中国地图学发明之原始及改良进步之次序》(第2卷第11、13期),该文对夏代以来的中国地图学史进行了梳理,提出用西方近代地图学方法研究中国地图。若将该年作为现代中国地图史研究的开端的话,那么到现在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下面笔者将其分为3个阶段,进行简单回顾。肇端时期。在陶懋立之后不久,陆续有学者对中国地图史进行研究,如《禹贡》半月刊,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对地图学史研究的浓厚兴趣,刊载多篇论文进行讨论。这一筚路蓝缕的开创阶段,从近代历史学和地理学角度对中国地图学史进行了梳理,同时集中研究了与中西交通关系密切的少数重要地图,如利玛窦世界地图等。
关 键 词:中国地图 20世纪 西方近代 《广舆图》 《禹贡》 世界地图 地图学 历史学
分 类 号:K992[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