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
出 处:《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8年第5期560-563,共4页Journal of 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
基 金:上海市申康发展中心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SHDC12014125)
摘 要:耳鸣是指在外周环境中无相应声刺激或电刺激存在的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主观症状,伴或不伴有听力下降,可有心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1]。国外文献报道耳鸣患病率约为10%~15%[2]。目前我国无大规模的耳鸣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江苏省调查显示耳鸣患病率为14.5%[3]。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耳鸣问题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引起耳鸣的病因众多,听觉系统任一部位的病变均可引起耳鸣,常见有中耳炎、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听神经瘤等,针对病因治疗耳鸣是最佳选择。但目前大多数耳鸣难以找到确切原因,称之为主观特发性耳鸣[4],简称特发性耳鸣;还有部分耳鸣,如:噪声损伤后耳鸣、突聋后遗耳鸣等,即使病因明确,但仍无特效药物及方法对症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对耳鸣的恐惧心理日益严重,心理因素在耳鸣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不良心理反应的各种非药物干预治疗成为耳鸣辅助治疗的重要组成之一。目前,生物反馈(biofeedback)疗法作为一种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已用于耳鸣的干预治疗,但研究报道的文献较少。本文就近年来生物反馈疗法干预耳鸣及其相关症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 键 词:生物反馈疗法 耳鸣 药物干预治疗 不良心理反应 注意力不集中 病因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主观症状
分 类 号:R764.45[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