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公丕潜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法院行政庭 [2]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出 处:《知与行》2018年第5期61-63,共3页Cognition and Practice
基 金:杜宴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研究:以公正司法为中心的考察"阶段性成果[17VHJ007]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与公民价值规则贯通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与公民自治的各个领域,形塑着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国家精神、思维品格、公民性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法治中国建设进程,构成法治中国建设的理念引领、价值根基与生态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中国建设犹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车之两轮与鸟之两翼。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的过程始终;另一方面,“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十六字法治建设方针也闪烁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智慧与道德光辉。因此,践行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概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价值主导性、理念科学性、理论包容性、体系开放性等显著特性构成科学立法的价值统领、严格执法的根本遵循、公正司法的裁量基准、全民守法的精神动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