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廖婧琳[1] LIAO Jinglin
出 处:《种子》2018年第9期106-107,共2页Seed
基 金:贵州省科技项目"喀斯特植物及作物品种抗旱性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黔科合成果[2017]4124);贵州省科技项目"贵州省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百层次人才"(黔科合平台人才[2016]5672)
摘 要:马铃薯是贵州主要作物,自2011年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到2015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70.92万hm^2、鲜薯产量1 188.1万t,稳居全国前三甲。作为全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全省各地都有种植,可分为春薯一熟区和不同区域的春秋薯两熟区,具有周年生产马铃薯的独特优势。为改变马铃薯单产较低情况,多年来贵州省加大马铃薯种薯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合格种薯。到2015年种薯普及率达61.2%,马铃薯平均产量也从2011年929.6 kg/667 m 2增加到2015年1 116.9 kg/667 m 2,提高了20.1%,脱毒种薯增产效果显著。因此,种薯体系建设对于促进马铃薯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加工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1 贵州省马铃薯种薯体系构建1.1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贵州马铃薯种薯生产开始于1998年,最初种薯生产技术体系参照国家的五级体系,即原原种、一级原种、二级原种和一、二级种。由于贵州气候和地理条件因素,一级原种、二级原种和一、二级种薯的繁种有很多不利因素,种薯质量把控困难。因此,2009年后又把种薯生产分为原原种、原种和一、二级种薯等4级。2013年左右,部分企业采用屈冬玉等三代种薯繁育体系,即从原原种(微型薯)生产(一代种薯)开始,将原原种生产得到的二代种薯再种植一年,得到三代种薯,将三代种薯用于商品马铃薯生产。目前,贵州省主要采用原原种、原种和一、二级种薯的4级种薯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