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邢盘洲[1]
出 处:《理论导刊》2018年第10期74-79,共6页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 金:"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1]137号);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资助项目"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2017ZDIXM042);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形势下依法治警核心问题研究"(17FXD001);江苏省公安厅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资助项目"依法治国视阈中警察权力运行的规范与制约"(2017LX00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复杂现代性语境下,现代社会在互联网助推下呈多向度发展态势,原有相对固化的"熟人社会"已被打破,传统公共生活由于诸多因素的渗入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健康稳定有序的现代公共生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撑,它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公共品质以及人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此,我们需要直面当代国人公共品质的现状,分析其成因,为建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品质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复杂现代性语境下,适应当代中国公共生活的发展转型和巨大变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多维系统提升人的公共品质,推动实现人的现代化,这是当代中国现代化伟大工程的内在构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