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塑造的意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钱晓丽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中国成人教育》2018年第18期72-74,共3页China Adult Education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高校思政研究专项)"以先进文化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塑造机制与路径研究"(16CSZJ2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大学生主体意识是推动大学生主动进入、深入参与、高效完成教育过程的内在心理力量。"理性"与"非理性"共同构成人的完整精神世界,共同浸润并作用于人的一切活动。大学生主体意识塑造疏离理性不能展开,忽视对非理性及其意义的思考容易走向虚无。提高大学生主体意识塑造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要研究并发挥"非理性"因素对塑造活动的积极意义。大学生主体意识塑造要凸显个体心理研究的基础性,要强调意义价值的生成性,要着力研究教育情境的复杂性。

关 键 词:非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 大学生 主体意识塑造 生成性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