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先龙[1] 冯津[2] 王君杰 牛铁泉[4] 顾蓉[5] 梁改梅[1] 连爱香 高秀萍[1,3] GUO Xianlong;FENG Jin;WANG Junjie;NIU Tiequan;GU Rong;LIANG Gaimei;LIAN Aixiang;GAO Xiuping
机构地区:[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3]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 [4]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5]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出 处:《种子》2018年第10期64-67,70,共5页Seed
基 金: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2014091017);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种业发展专项(2016zyzx46);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育种工程项目(17yzgc118-1)。
摘 要:[目的]筛选自然萌发率高的蒙古黄芪种质,为蒙古黄芪标准化栽培生产及良种选育提供优异种质材料。[方法]测定了77份山西恒山野生蒙古黄芪种子大小、硬实特征与萌发特性。[结果]77份山西恒山野生蒙古黄芪种质间种子大小、硬实程度、萌发能力均有显著差异,差别很大。77份参试种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与初始发芽时间的变异范围分别为0.00%~53.61%、0.00%~53.61%、0.00~94.49与2~10d以上;其中2份种质H 63和H 31,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达到53.61%和41.08%、94.49和80.01;种子硬实率的变异范围为24.08%~100.00%;种子的长度、宽度、千粒重变异范围分别为2.93~4.04mm、2.21~3.02mm、3.937~9.987g;参试种质种子发芽率与种子硬实率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但与种子大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山西恒山野生蒙古黄芪种质H 63和H 31,种子自然萌发能力较强,可作为蒙古黄芪标准化栽培生产和优良品种选育的优异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