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晓东
机构地区:[1]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80-87,共8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基 金:2015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哲学与杜威哲学的价值概念比较研究"(项目号15YBA02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反对脱离实际的形而上学思辨,要求哲学回归现实生活,致力"改变世界",增进人的福祉,是马克思哲学变革与杜威哲学改造的共同旨趣。马克思哲学以"感性实践活动"作为观照现实的逻辑起点,以辩证理论思维为工具来透视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找到了改变不合理的现存世界的革命力量和现实道路,实现了哲学主题和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革命。杜威哲学把"感性直观"的原初经验作为观照现实的逻辑起点,从具体的生活经验出发,强调现实世界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主张通过教育变革把科学实验探究行动推广普及成为人们应对各种生活风险、解决人生事务问题的普遍行为模式。杜威的哲学改造对于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确实具有一定的效果和借鉴意义,但由于将实践理解为"感性直观"的具体生活经验,局限于经验主义的视野,使得杜威的哲学改造未能超越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哲学变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