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派扬琴的调音对七平均律的启示  被引量:3

Cantonese Yangqin Tuning and the Equal-temperament of Seventh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俊仁[1] 黄振丰 Tse Chun Yan;Wong Chun Fung

机构地区:[1]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 [2]香港思科系统公司

出  处:《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128-136,共9页Journal of 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摘  要:通过测音研究,显示七律扬琴低音部分的音律类似传统十二律制,中高音部分则接近七平均律,但各音程稍有参差,不是完全平均,令正线旋律仍有传统律制的影子。据丘鹤俦《琴学新编》,七律扬琴能在"四盆"之间转换,苦喉即士工线。文章分析了苦喉与士工线的关系,推论当其他不固定音高乐器与扬琴合奏时,可能会因应乐曲的调式而把乐音微调。如果士工线旋律倾向传统羽调,其他乐器可以把正线的"乙"(即士工线的"上")奏得稍低;如果旋律属苦喉(或"特殊的羽调"),可以把正线的"乙"奏得稍高。这活的律制没有什么理论根据,只是约定俗成,不适宜强称为"七平均律",简单称为"粤乐七律"可能更好。这并不贬低其艺术意义,反而令粤乐更具地区色彩。

关 键 词:扬琴 粤乐七律 七平均律 苦喉 士工线 丘鹤俦 《琴学新编》 

分 类 号:J609.2[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