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德胜[1] 胡芸莎[2] 曹琦[1] 楚合营[2] 王芳[3]
机构地区:[1]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2]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3]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8年第20期52-55,共4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基础项目(编号:TDZKJC201608);塔里木大学现代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TDNG20150401)
摘 要:以南疆地区水稻田为研究对象,以新稻3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CK),设不施生物炭(C_0)、低量炭(C1,4 500 kg/hm^2)、中量炭(C2,9 000 kg/hm^2)、高量炭(C3,13 500 kg/hm^2)和超量炭(C4,18 000 kg/hm^2) 5个添加水平,研究施用棉秆生物质炭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_0处理比较,施用生物炭9 000 kg/hm^2以上均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最高增产幅度为10. 26%,同时也提高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当生物炭施用量超过13 500 kg/hm^2时水稻产量表现出降低的趋势。水稻地上部分吸氮量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施炭处理氮肥利用率提高幅度在2. 83~5. 91百分点,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耕层土壤(0~40 cm)中硝态氮含量,减少氮素向下淋洗损失。施用生物炭可以显著提高南疆地区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实际状况,棉秆生物炭适宜用量应为9 000~13 500 kg/hm^2。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