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的抗丙型肝炎病毒作用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鲍丽静[1] 焦志云[2] 蔡炜 刘克伟[3] 

机构地区:[1]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消化内科,江苏扬州225000 [2]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3]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消化科

出  处:《肝脏》2018年第10期919-921,共3页Chinese Hepatology

摘  要:目的评估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慢性基因1b型HCV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评估DAAs治疗诱导肿瘤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1月至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基因1b型慢性HCV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索菲布韦(SOF)+达卡他韦(DCV)组和SOF+雷迪帕韦(LDV)组。两组患者均接受DAAs无干扰素方案,药物为患者自购,疗程均为24周,随访24周。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定量HCV RNA,比较两组DAAs无干扰素方案的抗病毒作用,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结束治疗当天、持续病毒学应答(SVR)4和SVR12,采集研究组患者血清,使用Randox仪器精确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变化。结果 SOF+DCV组SVR24率为96.7%,SOF+LDV组SVR24率96.4%,且无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开始后4周时,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一直维持至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时降低至治疗前水平,而后较治疗前再次升高(P<0.05)。结论两组DAAs无干扰素方案治疗基因1b型慢性HCV感染均取得良好疗效,安全性较高。DAAs给药诱导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增加,可能是DAAs治疗风险因素之一。

关 键 词: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b型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分 类 号:R512.63[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