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工匠”理论提升的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包瑞新[1] 栗佳[1] 李宪臣[1] 张辉 高兴军[1] 

机构地区:[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8 [2]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机电公司,辽宁抚顺113008

出  处:《大学教育》2018年第11期183-185,共3页University Education

基  金: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级教改立项资助;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机制专业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45230070014);辽宁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资助;石油化工装备创新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辽教发[2016]23号-187)

摘  要:各行各业的"大工匠"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多年的工作实践,使得这些技术能手普遍具有很强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生产难题的能力,但是缺乏理论基础,导致个人发展遇到瓶颈。将这些"大工匠"组织到一起,走进大学校园,集中学习理论知识,补短板,同时让这些技术能手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大学生的培养环节,可以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又对在校大学生弘扬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关 键 词:大工匠 理论基础 瓶颈 工匠精神 劳模精神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