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立涛[1]
机构地区:[1]青岛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遗产》2018年第6期185-187,共3页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两汉谣谚发展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7CQXJ28)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朱红《人物品藻与戏谑娱乐:唐代“题目”源流考》(《文学遗产》2014年第4期,下称“朱文”)一文考证,魏晋时期的题目可大致分为比拟和短评两类,笔者基本赞同这一结论。但朱文在提到题目风习广泛存在的原因时,认为“与魏晋时期官员的选拔制度有着密切关系”,“题目人物,因其具有主宰仕途命运的影响力而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正是魏晋时期出现大量题目的原因所在”,此观点似乎可再行商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