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肿块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超声特征分析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安茜[1] 谭艳娟[1] 包凌云[1] 朱罗茜[1] 阚光娟 刘坚[2] 

机构地区:[1]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310006 [2]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310006

出  处:《浙江医学》2018年第21期2380-2382,2387,2402,共5页Zhejia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9KY489)

摘  要:目的探讨非肿块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超声特征。方法应用常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及弹性成像检查,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8例患者164个乳腺非肿块病灶。将138例患者按年龄分成<40岁组、40~60岁组和>60岁组,按病灶数量分成单灶组和多灶或双侧组,对各组间良恶性病灶的比例进行比较;将164个乳腺病灶按部位、分布特征、病灶内钙化数量、有无导管内低回声、有无结构扭曲、彩色血流分级和弹性评分分组,对各组间良恶性病灶的比例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年龄组间良恶性病灶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40岁组与40~60岁组、>60岁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单灶组和多灶或双侧组间良恶性病灶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非肿块良恶性病灶比例在不同病灶部位、有无导管内低回声、有无结构扭曲特征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不同病灶分布特征、病灶内钙化数量、彩色血流分级和弹性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病灶内无钙化组与散在、多发簇状钙化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灶内无血流(0级)组与有血流信号(I级、II级、III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级组与II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恶性非肿块乳腺病灶超声征象均有一定的特征,年龄>40岁、超声征象为单灶、节段性分布、内部出现钙化及血流信号、弹性评分质硬的病灶恶性概率高。

关 键 词: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非肿块样病变 

分 类 号:R445.1[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7.9[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