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变文与河西宝卷说唱结构的形成及其演变机制  被引量:3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Telling-Singing Structure in Dunhuang Bianwen(敦煌变文)and Hexi Baojuan(河西宝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贵生 

机构地区:[1]河西学院文学院

出  处:《民族文学研究》2018年第6期81-91,共11页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基  金:2016年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俗学视野下的河西走廊口头说唱文学研究"(项目编号:YB135)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变文到宝卷,讲唱文学的说唱结构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敦煌变文的两段式,佛教宝卷的五段式,民间教派宝卷的六段式,以及民间宝卷的四段式、三段式和两段式。敦煌变文说唱结构的形成是中印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佛教宝卷以科仪的形式对俗众讲经说法,其说唱结构直接源于《销释金刚科仪》。民间教派借宝卷的形式宣扬教理,在佛教宝卷的基础上加唱时兴小曲,且主唱段采用流行的十字句韵文以吸引信众,使宣扬更加通俗化。清朝康熙年间开始民间教派遭到打压,教派宝卷衰微,民间宝卷盛行。随着宝卷宗教信仰功能的弱化与教化、娱乐功能的增强,民间宝卷的说唱结构开始简化,小曲和长短句因时人不会演唱而消失,五七言诗赞也变得可有可无。

关 键 词:讲唱文学 说唱结构 演变机制 敦煌变文 河西宝卷 

分 类 号:I207.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